浅谈加强高校后勤干部与员工培训的几点做法发表时间:2020-02-07 13:49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德才兼备的后勤员工队伍成为当前后勤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干部与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新形势下高校后勤面临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本文以高校后勤员工培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高校后勤员工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从后勤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的形式与内容、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的效果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干部员工培训、提高素质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型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后勤转变的新举措。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正面临着诸多的难点与问题。其中,员工培训问题就是高校后勤亟需解决的当务之急。江西中医学院后勤集团为提高集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提高后勤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制定了《江西中医学院后勤集团培训工作实施管理办法》和《江西中医学院后勤集团外派培训管理办法》。通过培训,提高了后勤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加了后勤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了专业操作技能,对促进其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服务,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后勤员工队伍现状 我校后勤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员工队伍主要由转业退伍军人、校内职工子女和外聘人员组成。这就导致了后勤队伍结构呈现出“四多四少”的不合理状况,即:低学历多、高学历少;普通工人多、技术人员少;接班顶替的多、受专业培训的少;简单劳动多、管理人才少。员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以工人为主;由于多年未招收各类技术人员, 所以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且仅有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后勤员工长期生活在学校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够,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随着国家近几年高校本科生扩招、办公自动化不断提高、各种新设施、新机器应用到后勤服务中,后勤保障的压力增大,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相应提高,而员工队伍的现状则严重影响了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并制约着高校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后勤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面对新形式,新挑战,后勤的领导层已经充分认识到,切实加强对后勤员工的培训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对推进后勤管理工作,增强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后勤员工素质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培训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后勤要走社会化、企业化的道路,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服务实体。在这种情况下,后勤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打破垄断,形成竞争优势,先占领学校市场,继而集中力量走向社会。要做到这些,员工必须树立市场运行机制的观念,从封闭运行搞后勤转变到开放竞争搞好后勤,从被动改革到主动改革,从后勤福利性服务转为有偿服务,从向学校等、靠、要转变到主动创新、开拓市场闯路子的工作思路上来。然而,长期在学校较封闭、稳定的工作环境庇护下的后勤职工,适应了“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用工制度,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必须通过培训,让员工及时调整好心态,看清形式,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2.加强培训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的后勤服务涉及到整个学校的水、电、暖、交通、物业、园林绿化、外环保洁、基础设施等,涉及到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食、住、行,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又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要求员工具备多方面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勤集团企业社会化后,为加强市场竞争力,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等,员工单凭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将很难适应后勤的社会化发展。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的企业特征愈加明显。高校后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尽快跟上时代,适应技术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3.加强培训是提高后勤管理者素质的需要 后勤工作的特点是面广、事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又事关全面。这就要求后勤的管理干部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既懂经营、善管理,有创新精神,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驾驭市场经营的能力,又有较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由于后勤的历史原因和长期以来在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后勤从工人中提拔任用的干部,其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后勤企业化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培养一专多能、有力精干的中层管理干部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高校后勤的培训分为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和一线员工培训两大类。 (一)中层管理干部培训 管理干部即后勤集团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由学校懂管理、经验丰富的在编员工和外聘的大学生组成。近几年,我校后勤集团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近20名各专业大学生到各中心担任主任助理,占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90%,为后勤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储备力量,。中层管理干部是后勤集团的中坚力量,对管理干部的培训注重管理理念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每周例会培训。充分利用每周一的中层管理干部例会,学习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学习国家、学校的相关文件、制度、精神等,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 2、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在管理干部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月或每季度提倡看一本书,并组织写读后感及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先后推荐有《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领导力决定竞争力》《领导商数》等,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科学素质。 3、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方法。先后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参观学习,取长补短,调整思路,精益求精。在参观学习中,开拓了管理干部的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干部队伍。 4、暑期素质拓展培训。每年的暑假集中2-3天进行素质拓展培训。素质拓展培训是一种户外体验式训练,是提高干部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拓展培训,帮助管理干部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更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培养管理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纪律观念,从而提高干部对集团的凝聚力及归属感。 以上四种形式都是建立学习型后勤组织、提高管理干部素质的有效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求真务实的中层干部,为我校后勤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员工培训 对于后勤一线员工的培训注重和实际岗位工作相结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首先要思考培训的需求,确定培训的内容,对象与方式,确保培训的及时性、针对性,从而合理使用培训经费,使培训满足不同岗位工作需求。培训内容有: 1、素质培训。分岗前培训、新员工培训、常规培训。素质培训是集团对员工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有:集团文化、员工手册、规章制度、工作纪律、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工作态度、行为礼仪等。此类培训一般为内训形式,即在集团内进行的员工培训,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授课,参训人员为全体员工。 2、专业技能及知识培训。是集团针对岗位的需求,提高员工岗位操作能力的培训。主要内容有:酒店经营管理技能培训、餐饮操作技能培训、厨师技能培训、食品安全检查知识培训、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电工专业操作知识培训、园林培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等。参训人员为在岗员工。 3、专题培训。人力资源中心组织部分或全部员工就某一主题进行培训。内容有学校和集团的方针政策、文件学习、《食品安全法》、消防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知识、传染病预防与保健知识、女性健康知识等培训。 4、外派培训。适用于员工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参训人员为需要提高专业岗位技能的部分员工。根据对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安排联系集团外专业老师授课,也可外派员工参加一些相关机构开办的培训课程。人力资源中心填写好《外派培训申请表》,做好培训预算,经集团领导审核后执行。 5、技能竞赛。在员工中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练兵和竞赛,是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物业公司组织的保洁员标准化操作技能竞赛,餐饮公司组织的厨艺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进而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培训存在的问题 要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这已经成为后勤管理者的共识。我校后勤员工的培训工作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员工培训从无到有,培训人次和培训率均呈逐年递增趋,聘用硕士研究生为专职培训讲师,为培训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一)、对培训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反映在:1、认为员工流动性大,没有培训价值;2、员工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3、是否参加培训都一样,学的好也不和工资、晋升挂钩;4、培训重视管理干部而忽视普通员工。 (二)、培训内容不够实用。各高校后勤目前提供最多的是“员工手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安全生产知识”“食品安全法”等理论性较强的培训。而员工急需的岗位技能培训则因师资、经费等因素而无法提供。 (三)、师资、教材的匮乏。后勤员工培训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目前各高校员工培训都没有专业的师资和系统的教材,教材是构成员工培训的重要因素,培训没有教材或教材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四)、激励机制落实不够。虽然各高校后勤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管理办法,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仍然落实不够。如未建立培训与晋升、加薪挂钩的机制,未完善员工培训的激励体系,使培训成绩与员工的晋升建立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员工参训的积极性。 (五)、培训远期目标不够明朗。建议建立员工上岗培训制度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培训开放管理体制,从而使后勤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培训的效果 近几年,我校后勤通过持之以恒的培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反映在: (一)、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广大后勤干部员工,由当初被动接受改革转变到主动致力推动改革。把“被动工作,任务服务”变成“主动工作,感情服务”,师生普遍反映服务态度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 (二)、员工素质普遍提高。几年来,通过岗位培训、技能比赛及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等,员工素质普遍提高,“求强求精、求真务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等都已成为全体干部员工普遍认同的集团文化、工作准则和行为指南。员工的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各中心广泛开展了“安全质量月”“水电整治周”“上门维修服务月”“卫生整治周”等。 (四)、管理逐步规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后勤集团的建设、管理与服务,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模式靠近,工作效率和管理方法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建立健全了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100多个,细项达1000多条,文字达30万字。 我校后勤集团正处在深化改革、走向社会、积极发展的大好时期。在努力做强、做大的方针指引下,后勤的业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势喜人。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和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后勤集团领导一方面对员工积极培养和关心,提出以情感留人,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实现充实和调整管理队伍结构的目标。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总之,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后勤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后勤员工综合素质。后勤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竞争的成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关系到学校整体形象和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也关系到后勤集团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寅生,王婷,肖杰.高等院校后勤系统员工队伍状况调查分析——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2]胡铁巍.提高高校后勤员工素质的几点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1). [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忠霞.高校后勤企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员工培训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3 [5]杨海英.试论高校后勤职工培训[J]科技信息.2008 [6]张凯.加强高校后勤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J].科技信息.2010 作者简介:胡晓玲,女,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西中医学院后勤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助理。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 |